??? 10月25日,由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醫學診療設備計量標準及溯源體系研究”項目啟動會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召開。這標志著我國醫學診療設備計量標準及溯源體系研究正式啟動。
??? 據介紹,項目以急需解決的醫用加速器、醫學影像、急救監護、臨床檢驗、視聽、放射診斷、血壓診斷與監護等醫學診療設備為研究對象,開展相關計量標準及溯源體系研究,從而實現醫學領域計量單位的統一、保證醫療器械在診療過程中的量值準確一致,降低誤診率、控制醫療風險。同時提升我國醫學診療設備計量檢測能力,建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計量標準和溯源體系。
??? 該項目包括:醫用加速器輸出劑量計量基標準及溯源體系研究、醫用光學與放射影像設備計量標準及溯源體系研究、磁共振與超聲影像設備計量標準及溯源體系研究、典型急救監護設備計量標準及溯源體系研究、重要臨床檢驗設備計量標準及溯源體系研究、視覺與聽覺診斷設備計量標準及溯源體系研究、醫用X射線診斷設備計量標準及溯源體系研究、血壓診斷與監護計量標準及溯源體系研究共8個課題,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承擔其中6個課題。課題涉及醫用加速器、4種現代醫學影像設備、6種急救監護設備、4種臨床檢驗設備、3種視聽設備的計量標準研究等,課題承擔和參與單位涉及醫療、高校、企業、計量部門和研究機構共32家,參與研究人員達200多人。
??? 據了解,醫學計量是計量學在醫學領域的延伸,目的是實現醫學領域量值的統一,關系到診斷準確、治療可靠。國際法制計量組織將用于人體診療的測量儀器、標準物質列入法制計量管理范疇。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我國已開展的醫學計量工作與醫療設備的計量溯源需求尚有較大差距。為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對計量科技的需求,2009年4月,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啟動了醫學計量新領域建設方案。2010年,在國家質檢總局支持下,該院編寫了科技支撐項目“醫學診療設備計量標準及溯源體系的研究”建議書。2011年4月,該項目獲科技部批準執行,項目執行時間為4年。